除了传统行业的烧钱创业之外, 现代人低成本赚钱方式很广泛, 总体包含以下这几种:
一、兼职: 兼职这东西,是网络上最容易忽悠人的,一般最多的类型是薅羊毛、干苦力、出卖自己的人脉等,大妈们和学生党是受骗重灾区。这是互联网的底层,用旧社会的话来说,属于下九流。关键是若真能挣到钱也罢了,事实是基本上挣不到,都被交学费割韭菜了。即便是挣到钱,那也肯定:产出极低,低到发指,连业余去餐馆刷盘子十分之一都不到,不要指望这个增收,你说你要求不高也别干,这么说吧,干这个用挣到的钱买到的水,都没流的汗多。 二、副业: 副业这回事很宽泛,只要是能利用业余时间来赚钱的都叫副业。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,但想要一上手就看到收益的话,需要一定手头上的“硬货”来支撑,比如资源、知识、技术、工具、人脉等,没这些的话,基本行不通。别说时间也是资源,这不是时间的问题,何况是业余时间。除非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,转型到“轻创业”类型,不过话说回来,到时候可以直接做主业了,干嘛还得当副业。 三、自由职业: 自由职业没那么神秘,也没那么美好,它也是一种“职业”而非“事业”。这类人群比较难受,一般是打工族中的佼佼者,却又突破不了“靠劳力输出换取价值”的桎梏。可以理解为,只是工作场所从办公室搬到了家里而已,不按时间计费,而是按成果计费。自由职业的要求也不低,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,对从业者专业水准的要求势必要远高于上班族水平,一般人玩不转。除非你在某行业有过硬的专业能力、口碑知名度、客户资源等,比如写作、做图、视频制作...一句话:你得念得一口好经。干得好的话虽然不能大富大贵,但也算潇洒惬意,干的不好的也是发愁于竞争激烈找不到客户。 对普通人来讲,自由职业并不美好,打工还能偷懒磨洋工混日子,自由职业不可能。在这里排除两类看似“自由职业”的模式:
四、轻创业: 轻创业范畴也很大很大,并不比传统创业的话题小,也是老王最为推崇的一种创收模式。同样是创业,但它很“轻”,筹备时间短、资金投入低、精力/体力付出少、可进可退、出入方便等,是之为“轻”。虽然“轻”,但却不可小瞧它,做的趁手了,其营收能力丝毫不比那些看似人多势众的传统行业差,特别是互联网行业的轻创业。这类似于“皮包公司”的概念,“皮包公司”并非是诈骗,只是一个没有固定资产和正式员工,老板提着一个皮包出去赚钱的公司,是一种较为聪明的创业模式,俗话讲“空手套白狼”。 举个例子:很多几个人甚至只有一个人的工作室,或者压根没有工作室直接就是在家里,闷声发大财的能力,堪比那些写字楼里大公司,只是外人不知道而已,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山头,更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。轻创业有一个硬性要求,那就是作为主人,你可以亲力亲为去操作,但产能的来源绝不是你自身的劳动力,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。 反例:一个律师在家接受网上法律咨询,算不算轻创业?不算。 因为法律咨询服务也是劳动,没有劳动就没有产出,除非你雇了其他律师替你干活。那么,不靠自身劳动产出,那要靠什么?靠价值,但价值的体现不能是你本人劳动力的价值,而是体现在“系统”的价值,要知道:真正能赚钱的事情,都不辛苦,或者说,不是一直辛苦,你学历再高能力再强,只要是“人力”就不值钱。 举例:
等等等等... 虽然有的人觉得上述都差不多,但有本质区别,最主要的一点是: 靠劳动力赚钱,劳动力在收益就在,劳动力不在收益就没了,而且人不能分身,永远无法扩大。 而轻创业模式,并非是靠“人”,而是靠“系统”带来收益,人不是系统,而是操作这个系统的幕后操盘手。 一句话: 你是车手,不是发动机;你劳动的目的是驾驶,而非提供运行的动力。 回到本篇主题。 问:所谓“兼职”和“副业”,到底有什么区别? 答: 兼职再大也是“职”, 副业再小也是“业”。 这类似于打工和创业的区别:
但同样的付出,却像是驴和马的区别:
不仅如此,在我看来,所谓“兼职”就是一个“悖论”,之前写过相关内容:因为人们通常所说的兼职是有“附加条件”的,关于“随便做做赚点钱”的项目:此类“创业者”要求不高,不要求发财致富飞黄腾达,就想着“兼职一下下”,“随便赚点钱补贴家用”就行。遗憾的是这种想法并不可行,问题不在于“兼职”,而在于其背后的潜台词:
讲真,这种要求才是最难最要命的。 人们赚钱无非是拿两样东西来换:要么操心,要么出力。 互联网上基本没有需要“出力”的项目,只能是去“操心”,但操心的前提是,你得“懂”些东西,否则没心可操。而寻找此类项目的人,恰恰是不懂的那一类人,因为真正“懂”的那类人,也绝不会问出这样的问题。这既是此类项目的“死穴”,它注定是一个“悖论”,规则的存在自有其成因。 网上到处充斥着这种“项目”,因为抱有此类想法的人极为普遍,傻子太多骗子根本不够用,奉劝大家断了这个念想。或者说,你可以追求一个“副业”,但绝不要企图寻找一个“兼职”。兼职不是没有,可以下班后去送外卖当家教刷盘子,反而要靠谱得多,因为能真正挣到钱。虽然你要求低,但依然不现实,因为你不想操心,也没那个能力操心。不如找到一个完整而自主的项目,花些时间精力去钻研去操作,用点心其实并没那么难,等你找到方法和窍门,可能一天的收入,比别人一个月的都要多,这也正是互联网项目的魅力所在。 冷水泼完,我只想说,需要兼职赚钱的人,一般没有轻松兼职的能力;有能力轻松兼职的人,一般不需要靠兼职赚钱。“兼职”这东西,还不如正式去打工,因为并不是靠专业技能,只是出卖廉价的时间,起码这东西在国内白菜价都不值,因为闲人太多太多,你可知有多少人整天蹲在群里,盯着屏幕就为抢那一分钱红包?你看见地上有一毛钱,知道弯腰去捡;邻街有一百块钱,但需要走过去捡,你就懒得动了吗? 作为一个已经离开学校踏入社会的成年人,千万要明白一件事:你的价值,并非取决于你的努力、你的能力,而是你的“不可替代性”。这种“不可替代性”可以表现为:
举例: 老王,老张,老李是大学同学,都很优秀,能力一致,起点一致。
别把”系统“这东西想的那么高端,不光马云的集团公司是系统,
小A,小B,小C三个人是同事,他们都很上进,不满足于现状,他们都坚信: 8小时内求生存,8小时外求发展, 于是:
一个月过去了:
半年过去了:
一年以后:
问题是:他们的选择,到底有什么不同?
其实人们又何尝不知,
即:哪里有那么容易的事? 所以这里有两点想说的:
总之,我们需要思考的是: 如何突破“靠劳力输出换取价值”的桎梏? 不靠自身劳动产出,靠什么? 靠“系统”的价值。 前文讲: 真正能赚钱的事情,都不辛苦,或者说,不是一直辛苦,你学历再高能力再强,只要是“人力”就不值钱。其本质区别最重要的是:
再强调一次:你是车手,不是发动机;你劳动的目的是驾驶,而非提供运行的动力。换句话说:你得自己“坐庄”。否则不但赚不到钱,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,外加各种:
说完“兼职和副业的区别”,那又该如何去找到属于自己的副业?碍于篇幅,将会在其它文章或回答中专门进行阐述,敬请关注。也可参考本专栏另一篇文章: 《创业/赚钱/商业思维之:信息差》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,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,也最简单易行,已附案例。 怎么才算是努力?
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, |
社交电商时代,京东东小店圆你创富梦
一场病毒,让“副业刚需”又成为了流行词